新时代统战工作面对面58-60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2-26   点击数:

坚持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毛泽东同志指出,统一战线是一门专门科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搞统一战线,从来不是为了好看、为了好听,而是因为有用、有大用、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为帮助广大党政干部、统战干部、统一战线成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学好用好统一战线这一重要法宝,“统战新语”推出“新时代统战工作面对面”,围绕统一战线的基础理论政策进行解析,请诸君学习打卡!

新时代统战工作面对面【58】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更加有效地纳入工作体系,要创新社会化网络化方法。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广泛分布在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领域,是典型的“社会人”。他们以青年为主体,思维活跃,习惯运用互联网获取信息、发表观点,网络化特征明显。

坚持把社会化创新作为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重要方向。一方面,坚持组织起来,创新社会化的工作思路和方式。在加强党的领导的前提下,充分调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支持他们利用社会资源,探索社会化工作方法,拓展社会化服务能力,创新联谊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的社会化运作模式,不断打造对内有吸引力和凝聚力、对外有辐射力和影响力的组织载体。另一方面,坚持合力共为,构建社会化统战工作格局。健全工作体系,形成统战部门负责牵头协调,各有关部门、群团组织等发挥职能优势,相关基层党组织履行主体责任,实践创新基地发挥示范作用,联谊组织和服务团等承担载体功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广泛参与的工作局面。鼓励支持有关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将工作触角延伸至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所在的每一个角落,画出凝心聚力的最大同心圆。

新时代统战工作面对面【59】如何扩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覆盖面?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而逐步成长起来的一些新的社会群体。据2021年调查统计,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总体数量约为9100万人,他们广泛活跃在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各行各业、各个方面,呈现分布面广、分散性强、流动性大等鲜明特征,并具有在城市基层组织或区域聚集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坚持重心下沉,将工作对象由代表人士向普通成员拓展,最大限度地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团结在党的周围。

以基层组织和单位为依托,拓宽工作范围。依托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聚集的企业、楼宇、园区、街区、社区及社会组织等基层组织和单位,推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向基层延展,把统战工作纳入这些组织和单位中的党建工作总体布局和考核内容。通过统筹协调、相互合作、共同参与,将基层各方面资源和力量整合起来,实现多功能一体化推进,拓宽工作范围,最大限度地团结凝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以联谊组织为载体,扩大组织吸纳。把联谊组织作为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重要载体,各级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研究部署,统战部门加强统筹指导,各有关党政部门、群团组织对各自在业务范围内建立的联谊组织,加强联系指导。同时,支持街道(乡镇)、社区、园区、楼宇等区域或单位中的党组织根据客观条件和工作需要,在工作范围内因地制宜、稳妥有序推动成立相关联谊组织。创新联谊组织社会化运作方式,不断强化内生动力和组织活力,进一步增强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以实践创新基地为抓手,延伸工作手臂。各地结合自身实际,按照“抓点示范,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和项目化方式,选取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重点群体或聚集区域,分层分类打造实践创新基地。坚持规范化常态化特色化方向,突出思想政治引领,运用统战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探索形成特色化的工作模式和经验,把实践创新基地打造成为广泛凝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重要阵地。鼓励支持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在本领域本地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把团结引领工作拓展到更广泛的新的社会阶层群体中。

新时代统战工作面对面【60】如何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建设?

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承担着探索实践创新、创新工作模式、做好示范引领的重要任务。要以加强党的领导为根本,以加强政治引领为重点,以加强实践探索为手段,不断完善工作体系、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模式,推动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现规范化常态化特色化发展,充分发挥典型引路作用。

完善工作体系,加强实践创新基地规范化建设。要在实践创新基地党组织或其所属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工作,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作为主线,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坚持因地制宜,培育特色鲜明、辐射力强的活动品牌。要发现、培养一批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把他们组织起来,发挥骨干作用。要从活动场所、线上工作平台和工作经费等方面提供保障,为开展工作提供必要条件。要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健全工作机制,推动实践创新基地常态化发展。要建立健全信息收集与研判机制,及时了解情况,要建立健全联系沟通机制,推动实践创新基地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保持经常性联系,增强联系沟通效果,及时向党委和政府反映合理诉求和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要建立健全多元参与机制和成果转化推广机制,支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挥优势作用。

创新工作方法,探索实践创新基地特色化模式。要找准工作定位,选取重点群体或重要任务作为实践创新的主攻方向,合理确定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的目标要求。要坚持分类施策,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思路和方案,采取个性化、差异化措施。要加大创新力度,推动实践创新基地探索网络化、社会化工作思路和手段,创新工作平台载体、方式方法、体制机制等。要务求工作实效,运用统战工作理念和方法,探索形成特色化的工作模式和经验。

加强组织领导,为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提供指导支持。各级党委统战部门要把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摆上重要议程,定期研究部署。要依托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工作联系协调机制,推动有关部门发挥各自优势,密切协同配合。要建立健全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制度,提升服务管理水平。

电话:0938-8361621传真 :0938-8362055 邮编:741001招生热线:0938-8361482

版权所有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地址:甘肃省天水市赤峪路107号  甘公网62050202000260 陇ICP备11000498号-2

站点建设维护:信息中心